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一区_亚洲精品无AMM毛片_人妻中字视频中文乱码_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

歡迎訪問山東仁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 : 首 頁 > 新聞中心 > 技術資訊

IPO企業股權架構設計操作指引(適合收藏,慢慢讀)

2021-04-30 09:25:08

金其林

在企業上市的過程中,關聯交易、同業競爭、主體資格、稅收等問題是證監會發審委關注的重點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共同點在于和公司的股權結構有關系,公司的股權結構決定了這些典型問題會不會成為企業成功上市的實質性障礙。

擬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一是有利于擬上市企業的創始人/控股股東有效的控制公司,二是要更利于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三是利于擬上市企業成功過會。

一、幾種常見的股權設置方案

1、以實際投資人(常常是自然人)直接持有擬上市公司的股權。例如002629仁智股份。

1.png


     仁智股份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錢忠良為實際控制人。管理團隊主要成員雷斌、汪建軍、卜文海、王海濱、尹顯庸、楊燎、張軍、李遠恩、張曹、龔崇明、王浩、姚兵、田琳、楊勇、黃文勇、李成靜、賈云剛、馮嬪、盛科、葉娟、藍靈以及王定英、睢迎春共 23人為一致行動人(信息來源于招股書)。股權非常分散,首發上市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錢忠良的股份更被稀釋。按照2014年11月26日的收盤價計算,錢忠良的股份市值僅為3.5億元左右,也就是說只要收購一個標的以股份支付的話,價值超過3.5個億其控股地位就不保(雖然有一致行動協議,但比較麻煩)。如果將這些一致行動人全部放在一個公司然后對上市公司持股,那么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就會高很多,對外并購股權支付的空間就會大很多。



2、實際控制人先成立一家控股企業(有限公司或合伙企業),然后以控股企業持有擬上市公司股權。例如002435長江健康。

2.png

     長江健康控股股東為長江潤發集團,為第 一大流通股東,占股39.24%。控股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郁全和、郁霞秋、邱其琴及黃忠和四位自然人。其中,郁霞秋為郁全和之女,邱其琴為郁全和之堂侄女婿,黃忠和為郁全和之妻侄。要是他們都直接持有股份公司的股份,四個人合計僅為16%,根本談不上控制長江潤發。


這樣操作的優點是:

(1)可以集中股權,提高對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提高在并購重組過程中以股權作為支付方式能

力。

(2)簡化上市公司信息決策流程。在股份公司層面,在改制重組、IPO等重大事項中哪怕有一個小股東不同意簽字,在實際操作中也會導致該事項進展暫緩,解決完他們的訴求才能繼續。

(3)調整控股公司股權比較方便,便于對擬上市公司股權進行管理。由于股份公司發起人在上市前一年內不準轉讓。若將可能進行調整的投資者(比如說需要進行業績考核的管理層,需要針對其帶來資源效果對其股權進行調整的投資者)納入控股公司而不是股份公司,可以在控股公司層面對其股份進行調整,從而間接達到調整股權結構的目的。這種方式在上市前和上市后均可以實現。

最典型就是股權激勵,對管理層的股份進行調整,在擬上市公司層面進行調整時,既需要考慮被調整對象是否同意,還要考慮調整的價格,且控股股東沒有優先購買權。若是放在控股公司那么受到的約束就相對會少一些。

(4)控股企業對上市公司(或者擬上市公司)的債務融資提供抵押、擔保,降低融資成本。由于控股公司可以合并上市公司報表及其他產業的報表,很多控股上市均開展了房地產業務,其資金實力一般強于上市公司,受到銀行認可的程度較高。公司在上市公司銀行借款、發行債券等過程中,提供相應的擔保,提高上市公司債項的信用等級,降低融資成本。

(5)控股企業可以隨時準備承接上市公司的非優質資產,為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協調資源 。控股公司可以承接上市公司在未來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一些盈利能力不強的項目,保證上市公司資產的優質性。同時可以為股份公司的現在和未來發展協調各種戰略資源,安排不宜在上市公司層面安排的利益。

(6)控股公司可以在達到一定資產規模之后,以發行企業債、發行中期票據獲得資金開展一些不宜在上市公司內部開展的業務(比如房地產)。或者通過股權質押、出售股票、吸引外部投資者增資的方式對實際控制人想重點發展的產業進行培育。例如目前不宜上市的房地產、目前處于虧損期的新興產業均可在控股公司體內進行培育。

(7)有助于對上市公司人事進行安排,保持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活力。在很多公司上市時,上市公司的管理層長期跟隨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將公司做大做強并能夠實現上市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上市成功之后,這些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管理層功成名就,推動公司大力發展的動力不足,還占據著董事、監事、管理層的高層位置,實際控制人也不好換人。而上市幾年為了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且有能力和沖勁的中層干部的晉升通道被堵死了。如果在上市公司上面設有控股公司,將老管理層升至控股公司擔任相應的職務,騰出相應的職位空間給下面的中層干部,既照顧了老管理層的情緒,又保證了新的管理層的活力,同時保證了公司整體的晉升通道通暢。

(8)成立控股公司,并承接上市主體中目前不宜上市或者目前尚不成熟的業務,待時機成熟后單獨上市(國內或者國外、A股或者新三板)或者以定向增發方式注入上市公司。例如002739萬達電影。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上市后,關于電影發行等文化娛樂類資產可以單獨上市或者注入萬達電影院線。

    

  設立持股公司的缺點

(1)稅負高。多了一重企業所得稅15%或25%。需要進行稅務籌劃。

(2)公司決策比個人決策慢,主要體現在買賣不股票不如個人自由。自然人股東為了消費需要賣出少量的股票時,會覺得自由度降低。

(3)設立控股公司就意味著需要增加一些管理人員,且其不能在上市公司中兼職,必須新聘任,成本增加。

(4)同時設立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還需要注意保證業務、資產、人員、財務、機構與上市公司之間需要具有獨立性。同時控股公司中,與上市公司同業的資產應該全部注入上市公司避免同業競爭。


3多種股權工具結合。適用于多輪融資的AB股權架構、優先股架構、委托投票權、公司章程特別約定等。例如小米集團(股票代碼01810.HK)。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其是首 家在香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AB股)的公司。小米集團的創始人雷軍持有小米集團31.4124%的股份,但投票權為57.9%。

雷軍為小米集團的股權架構進行了如下安排,從而在公司經歷了N輪股權融資后依然保證了自己的控股權。

(1)AB股架構。小米集團的招股說明書披露,上市前小米集團的公司章程約定了不同的投票權架構。持有公司A類普通股的股東為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雷軍的持股平臺)、林斌、as trustee of Bin Lin TRUST(林斌的持股平臺)。

投票權架構中關于A類普通股與B類普通股和其他各輪優先股的設計區別在于對于審議事項時所能代表的投票權數量。除涉及極少數保留事項有關的決議案外,對于提呈公司股東大會的任何決議案,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對于保留事項的議案,A類股份、B類股份每股股份均只有1票投票權。

此外,持有不少于公司實繳股本1/10并附帶股東大會投票權的股份股東(包括B類股份持有人),有權召開本公司股東特別大會,并在會議議程中加入決議案。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上市章程》規定,小米集團在香港上市之日后將繼續實行的特殊投票權架構為:A類普通股為一類,B類普通股為另一類;在股東投票時,每一A類普通股股份有10份投票權,每一B類普通股或優先股股份有1份投票權。

以上股權架構的設置,還有助于避稅。

(2)優先股架構。小米集團在上市前進行了九輪融資,對這些投資人,公司章程中約定了優先股條款,具體如下。

①股息權。若公司董事會宣告發放股利,優先股股東有權優先于現有或未來的普通股或任何其他類別股份持有人,按初始投資額享有年利率為8%的非累積優先股股利。

②轉換權利。2015年7月3日后,優先股持有人有權將所持有優先股轉換為B類普通股;或在達到指定條件時,優先股將自動轉換為本公司的B類普通股。

③贖回權利。

④優先清算權利。

(3)委托投票權。投票權委托指公司部分股東通過協議約定,將其投票權委托給其他特定股東(如創始股東)行使。小米集團的部分其他股東和雷軍簽署了投票權委托協議,雷軍作為受托人可實際控制另外2.2%的投票權。

(4)公司章程約定。小米集團公司章程約定,在公司股東大會上,對于應當由普通決議通過的事項,由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的過半數的投票權贊成方可通過;對于應當由特別決議通過的事項,由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的超過3/4的投票權贊成方可通過。

通過上述幾種方式,除設計優先股特別決議事項的部分情形外或按照適用的法律或上市規則的規定需要雷軍回避表決的事項外,雷軍在小米集團上市時控制的投票權為57.9%。

此外,雷軍還是小米集團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因此,雖然雷軍的持股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小米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需要注意的是,AB雙層股權架構,一般是創始團隊對于投資人使用。創始團隊內部是平等的,單獨要求多倍表決權是不合適的。例如雷軍和聯合創始人林斌同時持有A序列股票的,創始團隊內部要平等。有家很紅的餐飲公司——西少爺肉夾膜,當時是由三個創始人成立的,宋鑫和羅高景各30%,作為大股東孟兵的股權比例只有40%,所以,在引進投資人的前夕,孟兵提出要三倍表決權,直接導致了宋鑫與孟兵的沖突和矛盾,最后雙方撕逼后分家,宋鑫另立新西少爺,后來雙方還打了股權訴訟,所以要謹慎適用。

雙層股權結構在我國是否能普遍適用則要取決于成立的是有限公司還是股份公司。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有限公司可以約定同股不同權,公司法第42條規定,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公司章程可以規定表決權怎樣行使,即使是同股不同權也可以。有限公司自由度比較高,公司法管的比較少。根據公司法成立的有限公司就可以采取這種結構了。而股份公司是不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法第103條規定了,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會議,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公司法強制規定了每一股份都只有一個表決權,不能有多倍的表決約定。如果成立的是有限公司,成立的時候采取了雙層股權結構,在準備上市的時候,要做股改改成股份公司,那么也不能使用雙層股權結構。所以如果采取雙層股權結構,就不能在國內上市,只能去境外上市,包括原來港交所都不同意同股不同權,所以阿里巴巴只能去美國上市,這次小米采取同股不同權在港上市,也是港交所的第 一次嘗試。

4、 投票權委托例如京東(JD納斯達克)。劉強東團隊上市前股權比例為23%,但老虎基金、騰訊、高瓴資本、今日資本等11家投資人將其投票權委托給了劉強東團隊行使。上市后,劉強東團隊雖然持股20%卻擁有了83.7%的投票權,具體如下表格所示。

3.jpg


5、一致行動協議一致行動人指通過協議約定,某些股東就特定事項采取一致行動。意見不一致時,某些股東跟隨一致行動人投票。例如創始股東之間、創始股東和投資人之間就可以通過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加大創始股東的投票權權重。一致行動協議內容通常體現為一致行動人同意在其作為公司股東期間,在行使提案權、表決權等股東權利時做出相同的意思表示,以其中某方意見作為一致行動的意見,以鞏固該方在公司中的控制地位。


6控制董事會公司的日常經營事項,主要由公司董事(會)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公司很少需要開股東會,所以也很少通過股東會的控制權來參與公司日常經營,只是在重大事件(如:修改章程、進行融資)的時候才召集一次股東會,或者要求股東簽署決議等文件。所以,如果控制了董事會,也就控制了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核心創始人可以占有公司董事會的大部分席位,以保障決策效果和決策效率。

根據《公司法》第111條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決議必須經全體董事過半數通過。但《公司法》未對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決議的通過規則作統一要求,授權公司章程自行決定。

4.jpg

二、股權結構設計的法律依據

一般來說,對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股權結構設計的基本法律依據主要來自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簡要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2)第七十八條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采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會公開募集或者向特定對象募集而設立公司。

(3)第七十九條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十條 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并依法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未經依法核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發行證券。


三、設置股權方式時,關于創始人控制權的幾個關鍵數字參考

這些數據提示創始股東要善于利用公司章程來確定自己的控制權,在起草公司章程時,可以不使用工商局提供的模板。

(1)股東會(同股同權前提下):

① 67%絕 對控制權(有權修改公司的章程、增資擴股)

② 51%相對控制權(對重大決策進行表決控制)

③ 34%否決權(股東會的決策可以直接否決)

④ 20%界定同業競爭權力(上市公司可以合并你的報表,你就上不了市了)

⑤ 10%有權申請公司解散(超過公司10%的股東有權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⑥ 5%股東變動會影響上市(超過5%的股權所有權就要舉牌)

⑦ 3%擁有提案權(持有超過3%的股東有權向股東大會提交臨時提案)

(2)董事會:董事會成員是由股東會選舉產生,董事會對股東會負責。董事會的決策機制區別于股東會,按照一人一票制。

① 三分之二以上,依據董事會議事規則執行。

② 半數以上,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董事會以全體董事的過半數選舉產生。

③ 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監事會,可以提議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董事長應當自接到提議后十日內,召集和主持董事會會議。

④ 特殊約定除外(例如:一票否決權)【依據董事會議事規則執行】


四、擬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建議

股權是多種股東權利的集合體(投票權、分紅權、知情權、經營決策權、選舉權、優先受讓權、優先認購權、轉讓權等),增強擬上市企業的股權與公司治理的合規性,確保過審,應精心籌劃擬上市主體的股權結構。鑒于大量的過會中小板與創業板案例,一個合理的股權結構應包括如下幾部分:

1、創始人(實質控制人)及其家族持股,其訴求是控制權,掌握公司的發展方向,在早期股權中必須考慮到創始人控制權,有一個相對較大的股權(通常建議是合伙人平均持股比例的2-4倍),即60-80%,啟動融資后創始人股權不斷稀釋后、上市前的持股比例也不要低于40%(最 低不要低于30%),以保證實際控制人的穩定性。

實際控制人可以采取兩種方式持股相結合,自然人直接持股和控股平臺間接持股。自然人直接持股架構比較清晰,自然人直接持股比控股平臺持股稅費要低。

實際控制人出于個人資金需求、滿足后續股權重組資金需求等而需要通過股權轉讓方式變現。而實際控制人套現通常需注意的是應滿足相關法律法規關于股權/股份鎖定的要求、套現的路徑及套現時點和套現后仍保持對公司的控制力等。

2、合伙人。合伙人/聯合創始人作為創始人的追隨者,基于合伙理念價值觀必須是高度一致。合伙人作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希望在公司有一定的參與權和話語權。所以,早期必須拿出一部分股權來分配(8%-15%)。

3、核心員工(管理層)。管理層的其訴求是分紅權,核心員工在公司高速發展階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早期做股權架構設計的時候需要把這部分股權預留出來,等公司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期權就能真正意義派上用場。無論是證監會還是投資機構,都非常看重擬上市公司高管團隊的質量和穩定性。公司管理層持股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高管持股平臺或者員工持股平臺,此種方式通常用合伙企業的方式進行管理,通常建議初次預留10%-25%。

新合伙人的預留。前期預先準備充足的股權份額,在吸引人才的時候才有優勢。否則,已經到手的股權,讓大家再拿出來就不一樣了。例如預留5%有實際控制人代持股。

4、投資人。投資人追求高凈值回報,對于優質項目他們的訴求是快速進入和快速退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投資人要求的優先清算權和優先認購權是非常合理的訴求。投資者建議持股比例為5%-15%(需要大量融資的高科技企業例外)。引入投資者,不僅是為了緩解上市前的資金難題,更為重要的是提升公司的資本運作能力。引入投資者與保持控制權需求需要找到平衡點。

多輪融資的安排。公司從創立之初至天使輪、A輪、B輪直至上市前的PRE-IPO的融資均會稀釋創始股東的股比,為保持創始股東的控股權、對公司的控制及保持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地位的持續穩定性的要求,需要提設計好股權結構,并做好投資的定價和融資的預估。

投資定價的合理性。對于投資方入資價格的合理性解釋也是公司進入資本市場而成為公眾公司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初衷主要是防止控股股東利益輸送侵害廣大社會小股東的利益。

融資的預估和新合伙人的預留是不一樣的概念。每輪融資都要預估出來,到時候要平等稀釋,讓大家心里有個準備。

另外,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根據公司業務轉型升級及業務方向的調整而需要的資金分配,可能需對目標公司的子公司、關聯公司進行股權重組,可能牽涉到公司的股權結構的調整。


五、股權架構設計的要點

1、簡單明晰。便于發審委與公眾理解的股權結構一般不必采用過于復雜的持股關系。在創始的階段,合伙人不是特別多,比較合理的架構是三個人。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會看創業團隊,那合伙人是不是一定要有完整的組合?這不一定。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首先關注的是你的產品和CEO的理念,你有沒有CTO,COO,這些都不重要,所以,不能為了追求創始合伙人的人數而刻意增加。

2、有核心股東。在股權結構設計時,股東里一定要有核心股東,能夠正確引導公司的經營決策。例如創始人家庭,核心創始人等等,例如海底撈張勇。

3、股東之間優勢與資源互補。股東之間的關系最 好是互不可缺、優勢資源互補。如果功能職責太過接近,一定會發生糾紛,最后很容易另起爐灶。

4、股東之間互相信任。股東彼此各自獨當一面,股東之間無各類糾紛,明確各自職責互相信任。


六、需要避免的股權架構設計

1、持股比例過于均衡。平衡股權結構是指公司的大股東之間的股權比例相當接近,沒有其他小股東或者其他小股東的股權比例極低的情況。持股比例過于均衡容易形成股東僵局,無法形成有效的股東會決議,也容易激化股東矛盾,造成公司控制權與利益索取權的失衡。

例如真功夫。雖然現在它的生意還不錯,但還沒IPO。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股權問題引發內部紛爭。它的原始股權架構為潘宇海50%、蔡達標夫婦50%。前期潘宇海作為真功夫的創始人,后來隨著事業做大,潘宇海解決了中式快餐沒辦法標準化的難題,使得真功夫得以開始迅速擴張。但到了后期,負責門店擴張的蔡達標作用更大,雙方因此產生了很多紛爭。蔡達標就把潘玉海趕出核心層。心有不甘的潘玉海搬出舊賬,控訴蔡達標侵占,把姐夫送了進去,蔡達標因此被判了14年的有期徒刑。這影響了他們的資本運作計劃。

海底撈(06862.HK)初始股權也十分均衡,但其后來解決得非常好。1994年,張勇沒出錢,其他3個人湊了8000元錢,4個人各占25%的股份。隨著企業的發展,沒出一分錢的張勇認為另外3個股東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毫不留情面地先后讓他們離開企業,只做股東。張勇最早先讓自己的太太離開企業,2004年讓施永宏的太太也離開企業。2007年,在海底撈步入快速發展的時候,張勇讓無論從股權投入還是時間和精力的付出上都平分秋色、20多年的朋友施永宏也離開企業。張勇在讓施永宏下崗的同時,還以原始出資額的價格,從施永宏夫婦的手中購買了18%的股權,張勇夫婦成了海底撈68%(超過三分之二)的絕 對控股股東。施永宏對此匪夷所思的股權轉讓的回答是:“不同意能怎么辦,一直是他(張勇)說了算……后來我想通了,股份雖然少了,賺錢卻多了,同時也清閑了。還有他是大股東,對公司就會更操心,公司會發展得更好。”海底撈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解決了股權結構不理想的問題。這一方面得益于海底撈從一開始就是張勇為主、施永宏為輔,形成了張勇是核心股東的事實,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施永宏的智慧。

2、股權過于集中。很多民營企業自始至終由家族內部控制所有股權,既沒有員工股權激勵,也沒有引入外部投資機構。在一股獨大、一股獨霸的情況下,容易給監管機構的感覺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會形同虛設,建議至少少量進行股權激勵與引入外部投資機構(相應可以給予一定董事席位),以免給上市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3、股權過于分散。很多企業由于創始人資金實力有限,為了加快公司發展只能不斷引入外部投資,造成創始人股權不斷稀釋。一般來說實際控制人持股不低于40%方不構成上市障礙,在股權比較分散的情況下一般至少不低于30%。

4、夫妻、親屬合營。實踐中,該種情況多存在于民營企業。夫妻公司股東結構的優點是意見比較容易統一,不宜出現公司管理僵局。但是夫妻公司股東結構經營管理活動不規范,公私不分,財產混同,存在法人人格被否定的法律風險。另外,一旦夫妻感情出現危機,隨之帶來的是股權爭奪戰、公司控制權爭奪戰。可以通過章程約定非參與方的親屬經營權與收益權可以分離(包括繼承權也要提前約定好)。

5、家族企業存在掛名股東。有的家族企業喜歡讓家族成員在工商局注冊成股東,但這些注冊的股東沒有實際出資,真正的股東以及管理者卻沒有任何工商注冊的痕跡。出現顯明股東和隱名股東,一旦出現家庭矛盾,或發生道德危機,顯明股東將股權處分,或者違背隱名股東意愿表決公司事務,均會產生法律糾紛。

6、外資、國企及特殊行業股東有特殊規定,違法代持。有些行業,國家對股東資格是要進行審查審批的,比如金融類企業(證券公司、典當行、銀行等),另外外資企業、國有股的股權問題發生變化也都要進行審批,有些股東為了繞開這些規定,就找人代持,自己當隱名股東,這樣的持股情況也存在被法律認定為無效的風險。

7、干股、送股、股權激勵引糾紛。部分擬上市公司在設立時采取干股、送股或者股權激勵的方式留住人才,但設置并不規范,干股是不是有效,送股還是股權轉讓,什么時候是股東這些問題都容易產生分歧。

舉例:邏輯思維。羅輯思維”的股權架構是申音82.35%,羅振宇17.65%。公司貢獻大的和依賴度高的是羅振宇,但公司沒有給羅振宇適合的股權激勵,最終股權結構導致他們倆分手。

8、代持入股擬上市公司。

部分擬上市公司在國企改制、非上市公司向職工募股,基于法律上對股東人數的限制,往往對入了股的職工卻沒有進行工商登記,由委托代持、職工持股會、股權信托等方式找人代持股東,一旦代持的股東失去控制,職工股東的權益就容易受到侵害。

同樣,國內的民營企業股權代持非常普遍,但上市有股權清晰和實際控制人穩定的要求,即股權代持必須還原且保持實際控制人24個月(創業板與科創板)或36個月(主板與中小板備注-2021年深圳主板與中小板合并)穩定,而監管機構一般不認可股權代持還原作為實際控制人沒有變化的理由。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上市主體自始至終不要使用股權代持(否則即使還原也將成為審核重點,非常麻煩),而已經實施股權代持的企業建議至少提前24個月或36個月還原并完善證據以應對監管審核。

9、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年來,監管機構鼓勵整體上市,但很多公司以集團方式多板塊進行運營,最終僅選擇業務發展良好的業務板塊籌劃上市。在這種情況下,擬上市主體與集團及其他業務板塊之間人員、財務、業務、資產、機構等的獨立性往往成為重點,很多企業因為獨立性欠缺成為上市障礙。另外,將來最終股東減持需要交“兩道稅”(25%企業所得稅和20%個人所得稅),這也是以集團部分業務上市將要面臨的問題。

10、持股平臺。很多公司為了減少股東變動的麻煩和保持股權的可控性,在給員工做股權激勵的時候會通過設立持股平臺形式進行。如果持股平臺是有限公司,減持也會面臨“兩道稅”問題,如上述9。如果持股平臺是合伙企業,雖然避免了“兩道稅”問題,但也會面臨鎖定期比較長(實踐中一般都是實際控制人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從而鎖定三年)和激勵效果比較差(員工間接持股認可度較低)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建議企業給予核心高管的股權激勵通過直接持股進行,給予中低層員工的股權激勵通過合伙企業進行,并考慮可否由實際控制人之外的其他人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

11、出資來源。很多企業因為所處行業和業務規模原因初始投資比較大,也有的企業因為原企業不規范,啟動上市后重新大額出資設立了新公司。在這種情況下,出資來源問題將成為關注的重點,下表是常規的核查要求建議提前籌劃和準備:

6.png

其中,如果出資來源于其他公司利潤的話需要提供納稅報表,如果納稅報表虧損或微利的話將很難獲得監管機構認可。另外,實踐中如果以zhuanli、非zhuanli技術出資也會被重點關注,因為其中很多要么是原任職單位的zhuanli、非zhuanli技術(職務發明,存在糾紛風險),要么是擬上市主體的zhuanli、非zhuanli技術(公司的資產,不能用于對公司出資)。

       12、外部投資。絕大部分擬上市企業都會引入外部投資,補充資金并完善公司治理有利于上市,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特別注意各類對賭條款,一方面不影響控制權穩定性且非與擬上市主體的對賭上市申報時才可以保留;另一方面要注意對賭業績的可實現性以及投資機構要求的特別權利對公司持續經營的影響。

(2)引入外部投資前后注意與原主要客戶或供應商(特別是投資機構有關聯的客戶或供應商)商業條款沒有重大變化,或者新增的重大客戶或供應商與其他一般客戶或供應商的商業條款沒有重大差異。

(3)如果外部投資機構承諾給企業一定額外的資源支持,建議明確到投資協議里面,否則慎重考慮。

13、合作伙伴客戶、供應商等合作伙伴入股擬上市企業在實踐中較為常見,可以操作但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單一客戶或供應商盡量不要超過5%,否則視同關聯交易披露;

(2)客戶或供應商入股價格與同期投資機構入股價格存在較大差異的視同股權激勵作股份支付處理;

(3)入股前后雙方合作條款不要發生重大變化(含價格、交貨、付款期限等)。

14、公司合營實踐中,很多公司存在擬上市主體自然人股東或董監高入股擬上市主體子公司的行為(即擬上市主體與其自然人股東或董監高合營)。2019年4月之前,監管機構明令禁止這種行為(因為可能在內部關聯交易過程中產生利益傾斜從而影響上市主體歸屬于母公司的利潤從而影響股民的利益)。2019年4月之后,監管機構雖然開了口子,但要求在確有必要且中介機構充分核后方可保留。因而建議類似合營盡量清理,否則必要性一般很難解釋,會給上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15、特殊股東。工會、職工持股會不能成為擬上市主體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三類股東(契約型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和信托計劃)通過新三板進入的可以在核查清楚后保留,非通過新三板進入的不行。在職公務員、黨員領導干部、基金會、民辦非企業等不得成為股東。

七、股權結構設計其他應注意問題

1、是否會導致擬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法人發生變化。導致擬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的,在其他上市條件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擬上市公司還需要再順延2-3年才能向證券監督管理部門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因此,在以股權出資時,除了認識到它可以節省時間及金錢外,還應當注意其可能導致其他申報條件發生的變化,防止影響擬上市公司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IPO申請。

2、某些特殊行業對股東身份或資格的特殊要求。以股權進行出資前,應當核查被投資公司所處的行業是否對其股東身份或資格存在特殊的監管要求。

3、注意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具體辦理要求。《股權出資辦法》已由工商總局正式頒布實施,但由于股權出資與變更相關的公司變更登記可能會涉及不同省份、地區,而實踐中每個省、市、地區對于股權出資變更登記的要求可能并不完成一致。

因此,在辦理股權出資的工商變更登記時,還應當詳細咨詢所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不違反有關規定的前提下,根據當地實際要求完成有關變更登記程序。

綜上所述,相信企業了解之后,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股權架構


標簽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聯系我們

0086-0537-2163936

電話:0537-2163938 ;0537-2163967;0537-2163972

郵箱:jnrc666888@163.com

網址:jigubd.cn

地址:金宇路30號百豐大廈17層

+ 微信關注

評估測繪

Copyright ? 山東仁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 主要從事于財務稅務審計,評估測繪,工程審計招標, 歡迎來電咨詢! 服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