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很多時候,太閑并不是一種福氣。
兩年前的一天,朋友阿蒼突然跟我說他辭職了。他的工作雖然有些忙碌,但收入不錯,而且有很大的晉升空間。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每天一走進辦公室就感覺好辛苦好委屈,我不想干了,就想歇著。”辭職后,他先是游山玩水,回來后就開始癱在家里,要么睡懶覺,要么打游戲。剛開始他覺得這種自由的感覺太爽了,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半年多不工作,他的積蓄所剩不多,每天游手好閑也讓他開始感到空虛。他準備再找工作,可長時間的怠惰讓他沒有辦法再打起精神來。只要一開始思考工作的事情,他就會厭煩無比。現在,他依然在家啃老,每天只有吃、睡、玩這三件事,完全是自暴自棄的狀態。太閑的人生,真的是一場災難。人一旦失去了努力的目標,沒有了前進的動力,就會開始胡思亂想,最終陷入“無所事事——自我否定——更加痛苦地無所事事”的惡性循環中。適當的放松很有必要,但無止境的放縱絕 對有害無益。千萬別讓自己沒事可做,寧可忙一點也不要虛度光陰、浪費人生。

剛到公司時,他既沒有什么工作經驗,社交能力也弱,除了努力提高自己,沒有更好的選擇。他把能學的都學了,把能做的事都做了,常常忙到很晚才回到出租房。他能在半夜接到一個電話后就立刻起床打開電腦工作,也能因為白天犯的一個錯誤而把所有相關資料反復閱讀,保證不再出錯。他曾付出比他人多幾倍的努力,只為把一件事情做到最 好。他咬牙啃下了最晦澀難懂的專業書籍,終于用最短的時間獲得了最快的成長。工作能力顯著提升后,他的職位、薪資都有了巨大的飛躍。在職場,專業是工作的靈魂,但專業也意味著對一件事死磕到底。在職場,成功沒有捷徑,成功不會垂青混日子的人。再有精氣神的人,閑得太久也會頹喪;再有目標的人,長時間不努力也會迷失方向。如果你在該奮斗的年紀選擇了清閑,就等于放棄了獲得更大成功的可能;如果你想和別人活得不一樣,就得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優 秀,可以看他在閑著的時候做什么。優 秀 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閑暇時也能保持自律。有些人選擇一份不那么辛苦的工作,美其名曰是為了有充足的自由時間干自己想干的事兒,但有多少人真正用好了這些時間呢?還不是像平時放假一樣,看看電視、玩玩手機,一晚上就過去了。至于看書學習?明天再說吧。還有些人一心想做自由職業者,可很多人的“自由職業”卻是只有“自由”沒有“職業”。早上睡個懶覺,吃完午飯就開始犯困,下午再補個覺磨蹭磨蹭,一天下來什么事都沒干。自由職業從來不是逃避職場的幌子,因為比起普通工作,它需要更強大的自律能力,在沒有別人約束的情況下,一切工作全憑自覺,稍有懈怠就可能一事無成。所有的成功都是長期努力的結果,而厲害的人無一例外都過著自律的生活。古人云:“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人生總得有點奔頭才鮮活,日子總得有點起伏才有滋味。別把“太閑”當成“恩賜”,人生短短數十載,不去拼一拼,怎么對得起來人世的這一遭?忙起來吧,讓手頭永遠有事情做。別辜負了光陰,別虛度了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