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記,《鄉愁》發完,郝木匠一發不可收拾,再續《鄉音》。
回鄉偶書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譯 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年少時離鄉老年才歸家,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你是從哪里來的呀?
鄉音 —— 郝鳳龍
提起鄉音,馬上就放飛了回想……
心跳的聲音自己都能聽到。
對我們這代人來說,
最美鄉音,是晨醒后靜聽掛在墻上的廣播,是村支書時不時高音喇叭的吼叫,是公雞的打鳴,是母雞的咯嗒,是鴨子的呱呱,是家家戶戶豬圈里的哼哼;
鄉音是街頭巷尾不斷的叫賣聲,是撥浪鼓的誘惑,是賣糖人的鑼響,是油坊的梆子,是有錢人自行車招遙過市的鈴聲;
鄉音是做飯時的拉風箱,鄉音是炒菜時的鐵鏟聲;
鄉音是草繩機的鳴叫,是織包機一天到晚的咔咔聲;
鄉音是撲騰跳進池塘洗澡,鄉音是井里打水挑進水缸,鄉音是孩子們追逐疾如風;
鄉音是大人們扯著嗓子喊娃回家吃飯或睡覺,是小孩們永不疲憊的打鬧聲;
鄉音是父親的呵斥,是母親的嘮叨;
鄉音是田間人們喲呵著牛馬的勞作,是打斗子澆菜用臉盆刮水的嘩嘩聲;
鄉音是一年四季的各種鳥叫,是風吹稻草人晝夜不眠的趨趕聲……
如今我們年過半百,
鄉音無改,最美的鄉音留在美好的回憶中,
鄉音是最經典的樂曲,是永恒的贊歌,是逢年過節回老家的腳步聲!
記住鄉音……
0086-0537-2163936
電話:0537-2163938 ;0537-2163967;0537-2163972
郵箱:jnrc666888@163.com
網址:jigubd.cn
地址:金宇路30號百豐大廈17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