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革命?報告稱:到2025年一半工作由機器代替】10月21日,據BBC報道,世界經濟論壇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工作和任務的一半將由機器來完成。據報道,目前約有1/3的工作任務由機器處理,其余的由人類完成,但到2025年,平衡將發生變化。報告顯示,到2025年,有超過8500萬個人工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但自動化的發展也可能創造9700萬個工作崗位。其中,管理和數據處理中的部分工作較容易受到自動化威脅。但是護理、大數據和綠色經濟領域將出現新的工作機會。另外,超過50%接受調查的雇主表示,他們希望加快公司中某些職位的自動化。而43%的雇主認為,由于技術的原因,他們很可能裁員。 這是一個發現趨勢,基層的勞動力越來越少,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行業大趨勢。 AI來了,會計還有未來嗎? 你是否思考過: 會計人員的未來會是什么樣的發展路徑呢?路越走越寬還是越走越窄?越走越平還是越走越陡?成為更多人的選擇還是更少人的選擇? 未來的會計人員又該具備什么樣的技能和職能呢? 這個問題你怎么看呢? 觀點一 我覺得最 好花幾年時間先學習好會計核算,稅務知識,財務原理,簡單的一些計算機編程。然后再去深入業務和管理。不然有些小朋友只是知道系統生成的數據,完全不知道會計原理,不知道數據怎么來的,不知道這些數據在財務和業務上的區別。 有些系統可以自動加工數據,但是即使是同行業同規模的企業也會有所不同,在系統生成和加工數據之后還是要根據具體業務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去做判斷和調整。 要學習好會計原理,應用工具要根據具體需要自行掌握,不能完全按照這樣操作,畢竟經濟和業務都是日新月異,不斷變化。有些會計原理已經跟實際不符,還是要根據具體的業務去判斷。我是贊成系統只是我們的工具,我們應該是根據具體業務去掌握工具獲得我們要的數據 我覺得現在大家都容易陷入人工智能上面,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常規的判斷,但是一些突發問題,人事問題以及非常規問題,還是需要到財務職業判斷和人工調整。 財務就是在非常規問題作出貢獻才會凸顯價值。 那不就只需要少數財務人員了嗎? 觀點二 你的感覺或許是精準的,一些面對中高端的財務外包公司在崛起,兼職CFO 會越來越多。 有些企業用一套比較好AI財務核算的系統的話,成本會比較高,所以常規性核算直接外包給財務公司,CFO去做業務和戰略。財務外包公司需要應對好多客戶,所以他們可以用一套比較強大的系統去完成常規性的數據核算。 觀點三 說明財務時代真的是出現大變化,大家都已經有所觸動。 機器再怎么牛,也是要人去操控的,單調重復的工作機器幫忙忙完,才有時間空余出來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所以,我們應該看清未來的形式,自己往管理會計去發展。不能只埋頭做事,也要看下前方的路。 迎合市場的需要,或者,改變市場市場的需要。 需要我們先將單調重復工作學會,再去干其他,不然就像有些小朋友一樣,基礎知識一問三不知,其他工作沒法繼續下去。 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要知道的,不然都不知道整個邏輯怎么轉的,是不會融會貫通的。至少全盤賬務處理,能夠出具財報,申報稅務這些都要會。 基礎階段一般都是這些事情,這種崗位被淘汰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在往上的階段就是業務和管理,在往上估計就是融資和戰略,需要人的智慧和能力了。 要是能有個圖表,就好了,看看自己在上面階段,然后再看怎么往自己身上裝東西。 所以我們應該打好基礎,熟悉全業務流程,再做戰略規劃和各組織目標設計,要比CEO更了解公司的運作。 永遠不要停下來學習,哈哈,感覺現在的財務都要是萬 能的人才。 業務目標,財務目標,稅務目標,風控目標,投融資目標,社會關系目標,人才培養目標、學習長成目標…… 碎片化,與系統化,效果是不一樣的。 目標太多,都能從畢業學到退休。 時間是有的久遠,但是里面講的知識和邏輯,我覺得還是很清晰明確。
大咖的觀點
0086-0537-2163936
電話:0537-2163938 ;0537-2163967;0537-2163972
郵箱:jnrc666888@163.com
網址:jigubd.cn
地址:金宇路30號百豐大廈17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