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一区_亚洲精品无AMM毛片_人妻中字视频中文乱码_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

歡迎訪問山東仁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 : 首 頁 > 新聞中心 > 技術資訊

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 公布 提醒 75項普遍性涉稅風險

2022-11-08 08:59:55

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

 公布 

提醒 75項普遍性涉稅風險

1b04ecab22b3ba4792e81cdd8ec5bb41.jpg

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為幫助企業提升風險防范能力,降低涉稅風險,篩選出多發易發的具有普遍性的涉稅風險事項,并編制了風險提醒清單

附件:第一批普遍性風險提醒清單


序號

事項名稱

風險描述

提醒內容

1

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享受增值稅免征政策,但未按照規定開具免稅發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等征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6號)的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的,應按規定開具免稅普通發票。

2

增值稅留抵退稅風險

行業登記與實際經營業務不符,錯誤地按制造業等13個行業退稅,存在騙取留抵退稅風險。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的規定,以虛增進項、虛假申報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留抵退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3

增值稅留抵退稅風險

少計增值稅應稅收入,虛增留抵稅款,存在騙取留抵退稅風險。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的規定,以虛增進項、虛假申報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留抵退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4

增值稅留抵退稅風險

進項稅額應轉出未轉出導致多退稅款,存在騙取留抵退稅風險。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的規定,以虛增進項、虛假申報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留抵退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5

增值稅留抵退稅風險

虛增進項稅額導致多退稅款,存在騙取留抵退稅風險。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的規定,以虛增進項、虛假申報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留抵退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6

增值稅留抵退稅風險

房地產企業未及時確認收入,虛增留抵稅款,存在騙取留抵退稅風險。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的規定,以虛增進項、虛假申報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留抵退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7

增值稅申報

虛構農產品收購業務、虛抬收購價格、虛報收購數量,非法抵扣農產品收購發票,導致虛抵進項稅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8

增值稅申報

企業取得免稅收入與應稅收入未分別核算,已做免稅收入申報,但相應進項稅額未轉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令第691號)的規定,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項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不得免稅、減稅。

9

增值稅申報

企業用于非正常損失、用于免稅或簡易計稅項目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未按規定轉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令第691號)的規定,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項目。

10

增值稅申報

已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改變用途,未按規定轉出進項稅額。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14號)的規定,已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發生非正常損失,或者改變用途,專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并從當期進項稅額中扣減: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已抵扣進項稅額×不動產凈值率
??不動產凈值率=(不動產凈值÷不動產原值)×100%






11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達標未及時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通知》(財稅〔2018〕33號)的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   根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3號)的規定,增值稅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除按照政策規定,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和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其他個人外,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12

增值稅申報

財政補貼收入未按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取消增值稅扣稅憑證認證確認期限等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5號)的規定,納稅人取得的財政補貼收入,與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的收入或數量直接掛鉤的,應按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

13

消費稅風險

未按規定做消費稅稅種登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本條例規定的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國務院確定的銷售本條例規定的消費品的其他單位和個人,為消費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消費稅。

14

消費稅風險

消費稅申報收入小于增值稅申報收入,導致少繳消費稅風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15

消費稅風險

消費稅零申報但有應稅消費品發票開具,導致少繳消費稅風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16

消費稅風險

未按規定期限辦理消費稅申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17

出口退稅風險

出口貨物未在財務上作銷售處理,導致違規退稅的風險。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的規定,適用增值稅退(免)稅政策的出口貨物,是指向海關報關后實際離境并銷售給境外單位或個人的貨物。

18

出口退稅風險

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等進貨憑證為虛開或偽造。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12號)的規定,出口企業或其他單位出口的貨物勞務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等進貨憑證為虛開或偽造的,按《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的規定,適用增值稅征稅政策。查實屬于偷騙稅的,應按相應的規定處理。

19

出口退稅風險

虛開農產品收購憑證,導致違規退稅的風險。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防范稅收風險若干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112號)的規定,增值稅納稅人發生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其他增值稅扣稅憑證、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行為(以下簡稱增值稅違法行為),被稅務機關行政處罰或審判機關刑事處罰的,其銷售的貨物、提供的應稅勞務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應稅服務視同內銷,按規定征收增值稅按規定征收增值稅(騙取出口退稅的按查處騙稅的規定處理)。

20

出口退稅風險

出口敏感產品價格低值高報,導致違規退稅的風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騙取出口退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雖有貨物出口,但虛構該出口貨物的品名、數量、單價等要素,騙取未實際納稅部分出口退稅款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零四條“騙取出口退稅罪”規定的“其他欺騙手段”。

21

出口退稅風險

將未納稅或免稅貨物作為已稅貨物出口,導致違規退稅的風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騙取出口退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將未納稅或免稅貨物作為已稅貨物出口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零四條“騙取出口退稅罪”規定的“其他欺騙手段”。

22

出口退稅風險

買賣報關單信息,將他人出口的貨物虛構為本企業出口貨物,導致騙取出口退稅的風險。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12號)的規定,出口企業或其他單位出口的貨物勞務,主管稅務機關如果發現有“出口貨物報關單是通過報關行等單位將他人出口的貨物虛構為本企業出口貨物的手段取得”的,按《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的規定,適用增值稅征稅政策。查實屬于偷騙稅的,應按相應的規定處理。

23

出口退稅風險

未按規定收齊備案單證,導致出口貨物違規適用退(免)稅政策。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12號)的規定,出口企業或其他單位未按規定進行單證備案(因出口貨物的成交方式特性,企業沒有有關備案單證的情況除外)的出口貨物,不得申報退(免)稅,適用免稅政策。已申報退(免)稅的,應用負數申報沖減原申報。

24

出口退稅風險

未足額收匯,也未提供不能收匯的有關證明材料,導致出口貨物違規適用退(免)稅政策。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便利出口退稅辦理 促進外貿平穩發展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9號)的規定,納稅人確實無法收匯且不符合視同收匯規定的出口貨物,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

25

出口退稅風險

出口取消出口退稅的產品,未視同內銷申報繳納增值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的規定,出口企業出口或視同出口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根據國務院決定明確的取消出口退(免)稅的貨物(不包括來料加工復出口貨物、中標機電產品、列名原材料、輸入特殊區域的水電氣、海洋工程結構物),不適用增值稅退(免)稅和免稅政策,按有關規定及視同內銷貨物征稅的其他規定征收增值稅。

26

出口退稅風險

“客商”或中間人從事自帶客戶、自帶貨源、自帶匯票、自行報關和出口企業不見出口產品、不見供貨貨主、不見外商等非正常出口業務,導致違規退稅風險。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的規定,以自營名義出口,其出口業務實質上是由本企業及其投資的企業以外的單位或個人借該出口企業名義操作完成的出口貨物勞務,不適用增值稅退(免)稅和免稅政策,按有關規定及視同內銷貨物征稅的其他規定征收增值稅。

27

出口退稅風險

從事“假自營、真代理”出口業務,導致違規退稅風險。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的規定,以自營名義出口,但不承擔出口貨物的質量、收款或退稅風險之一的,即出口貨物發生質量問題不承擔購買方的索賠責任(合同中有約定質量責任承擔者除外);不承擔未按期收款導致不能核銷的責任(合同中有約定收款責任承擔者除外);不承擔因申報出口退(免)稅的資料、單證等出現問題造成不退稅責任的”的出口貨物勞務,不適用增值稅退(免)稅和免稅政策,按有關規定及視同內銷貨物征稅的其他規定征收增值稅。

28

車輛購置稅風險

納稅人購置車輛購置稅應稅車輛,其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不含稅價格或其他有效價格證明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導致少繳車輛購置稅風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的規定,納稅人申報的應稅車輛計稅價格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核定其應納稅額。

29

車輛購置稅風險

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不含稅價格在30萬元以下、排量2.0升及以下的乘用車,實際支付成交價格高于30萬元,導致違規享受部分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風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的規定,納稅人購買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納稅人實際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不包括增值稅稅款。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20號)的規定,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30

分支機構違規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

分支機構違規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三號)的規定,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并繳納企業所得稅。由于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其經營情況應并入企業總機構,由企業總機構匯總計算應納稅款,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31

違規享受非營利組織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

未認定為非營利組織的企業違規享受非營利組織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3號)的規定,經省級(含省級)以上登記管理機關批準設立或登記的非營利組織,凡符合規定條件的,應向其所在地省級稅務主管機關提出免稅資格申請,并提供本通知規定的相關材料;經地市級或縣級登記管理機關批準設立或登記的非營利組織,凡符合規定條件的,分別向其所在地的地市級或縣級稅務主管機關提出免稅資格申請,并提供本通知規定的相關材料。財政、稅務部門按照上述管理權限,對非營利組織享受免稅的資格聯合進行審核確認,并定期予以公布。

32

違規享受的高新技術企業優惠

納稅人不符合條件但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

根據《科技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32號)的規定,未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或不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認定辦法》等有關規定條件的企業,不得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

33

虛假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納稅人虛假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的規定,企業應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要求,對研發支出進行會計處理;同時,對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研發項目設置輔助賬,準確歸集核算當年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項研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研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企業研發費用各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歸集不準確、匯總額計算不準確的,稅務機關有權對其稅前扣除額或加計扣除額進行合理調整。


  

34

違規享受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

企業享受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但不在已認定符合條件的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名單中。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中央宣傳部關于繼續實施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若干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6號)的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轉制文化企業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根據相關部門的批復進行轉制。
??(二)轉制文化企業已進行企業法人登記。
??(三)整體轉制前已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轉制后已核銷事業編制、注銷事業單位法人;整體轉制前未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轉制后已核銷事業編制。
??(四)已同在職職工全部簽訂勞動合同,按企業辦法參加社會保險。
??(五)轉制文化企業引入非公有資本和境外資本的,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變更資本結構依法應經批準的,需經行業主管部門和國有文化資產監管部門批準。
??本通知適用于所有轉制文化單位。中央所屬轉制文化企業的認定,由中央宣傳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確定并發布名單;地方所屬轉制文化企業的認定,按照登記管理權限,由地方各級宣傳部門會同同級財政、稅務部門確定和發布名單,并按程序抄送中央宣傳部、財政部和稅務總局。

35

企業所得稅申報

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未進行納稅調整。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的規定,企業發生支出,應取得稅前扣除憑證,作為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相關支出的依據。企業取得私自印制、偽造、變造、作廢、開票方非法取得、虛開、填寫不規范等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以及取得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的其他外部憑證,不得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36

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

超限額扣除業務招待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37

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

增值稅即征即退收入未計入企業所得稅營業外收入。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的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本條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于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

38

企業所得稅申報

以辦公經費、銷售費用和人員費用等形式虛增費用支出,少繳企業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9

企業所得稅申報

設有內部職工醫院的企業,將自產的藥品配送給其職工醫院,未按照稅法規定確認當期應稅收入,少確認應稅所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40

企業所得稅申報

集團化企業各子公司之間頻繁發生資金借用,計入往來款項,未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認利息收入和支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所稱獨立交易原則,是指沒有關聯關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價格和營業常規進行業務往來遵循的原則。

41

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

未按規定確認股權轉讓收入。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的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于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42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兄弟姐妹協商由其中一人享受每月20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規定,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43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

三個及三個以上兄弟姐妹享受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總額超過2000元。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規定,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44

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申報

發生房屋、土地交易后未及時申報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房產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86號)的規定以出讓或轉讓方式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由受讓方從合同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同未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由受讓方從合同簽訂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房產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暫行規定》((86)財稅地字第008號)的規定:納稅人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產稅。納稅人委托施工企業建設的房屋,從辦理驗收手續之次月起征收房產稅。納稅人在辦理驗收手續前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新建房屋,應按規定征收房產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房產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國稅發〔2003〕89號)的規定:購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計征房產稅。購置存量房,自辦理房屋權屬轉移、變更登記手續,房地產權屬登記機關簽發房屋權屬證書之次月起計征房產稅。出租、出借房產,自交付出租、出借房產之次月起計征房產稅。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用、出租、出借本企業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計征房產稅。
   

45

土地增值稅清算

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達到應清算條件后未及時清算。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87號)的規定,二、土地增值稅的清算條件
(一)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進行土地增值稅的清算:
1.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部竣工、完成銷售的;
2.整體轉讓未竣工決算房地產開發項目的;
3.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的。

46

錯誤申報享受契稅優惠

面積大于90平方米,錯誤申報享受契稅首套優惠、二套優惠以及重復使用首套房優惠。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 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23號)的規定,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擁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購買的家庭第二套住房。

47

發生應稅行為未申報資源稅

開采銷售應稅資源的企業開具了相應發票,未申報資源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開發應稅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48

環保稅申報沿用數據不合規

違反規定跨季度沿用監測機構監測數據申報環保稅。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生態環境部關于明確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適用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17號)的規定,納稅人采用委托監測方式,在規定監測時限內當月無監測數據的,可以沿用最近一次的監測數據計算應稅污染物排放量,但不得跨季度沿用監測數據。

49

違規申報享受環保稅優惠

跨月沿用監測機構監測數據違規申報享受環保稅優惠。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生態環境部關于明確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適用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17號)的規定,納稅人采用監測機構出具的監測數據申報減免環境保護稅的,應當取得申報當月的監測數據;當月無監測數據的,不予減免環境保護稅。

50

工業噪聲未申報環保稅

工業噪聲超標未按規定申報環保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51

排污單位未進行環保稅申報

持有排污許可證的單位向環境直接排放應稅污染物,未進行環保稅申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52

耕地占用稅未及時申報

收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辦理占用耕地手續的通知,30日內未申報繳納耕地占用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的規定,耕地占用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收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辦理占用耕地手續的書面通知的當日。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申報繳納耕地占用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53

臨時占用耕地未申報

因建設項目施工或者地質勘查臨時占用耕地未申報耕占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的規定,納稅人因建設項目施工或者地質勘查臨時占用耕地,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耕地占用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54

新購買車輛未及時申報車船稅

新購買的車輛未在60日內申報繳納車船稅。

根據《湖南省車船稅實施辦法》的規定,新購置的車船,納稅人應當自購置之日起60日內申報繳納或者經由扣繳義務人代收代繳車船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55

申報征收

跨區經營未按規定預繳稅款。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跨區域涉稅事項報驗管理相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38號)的規定,納稅人跨區域經營活動結束后,應當結清經營地稅務機關的應納稅款以及其他涉稅事項,向經營地的稅務機關填報《經營地涉稅事項反饋表》。

56

帳簿、憑證管理

丟失損毀帳簿、憑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按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保管期限保管帳簿、記帳憑證、完稅憑證及其他有關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57

稅務登記變更

企業辦稅人員變更后未及時到稅務機關辦理相關變更手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58

稅款征收

采取陰陽合同、真假兩套賬等方式編造虛假計稅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59

稅款繳納

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欠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0

使用稅控裝置

損毀稅控盤、金稅盤或稅務UKEY。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納稅人應當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安裝、使用稅控裝置,并按照稅務機關的規定報送有關數據和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61

申請延期繳納稅款

未按規定提供延期繳納稅款相關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納稅人需要延期繳納稅款的,應當在繳納稅款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并報送下列材料: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報告,當期貨幣資金余額情況及所有銀行存款賬戶的對賬單,資產負債表,應付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等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支出預算。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報告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不予批準的,從繳納稅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加收滯納金。

62

發票開具

取得經營收入未按規定向消費者開具發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單位、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經營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應當按照規定開具、使用、取得發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一)應當開具而未開具發票,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開具發票,或者未加蓋發票專用章的;

63

發票管理

為親友幫忙或為謀取利益而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虛開發票行為:(一)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二)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三)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違規虛開發票的,由稅務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虛開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虛開金額超過1萬元的,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非法代開發票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64

存款賬戶賬號報告

未按規定期限辦理銀行存款賬戶賬號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開立基本存款賬戶或者其他存款賬戶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書面報告其全部賬號;發生變化的,應當自變化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書面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65

處分不動產或者大額資產報告

欠繳稅款5 萬元以上的納稅人轉讓、出租、出借、提供擔保不動產或者大額資產時未規定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欠繳稅款數額較大的納稅人在處分其不動產或者大額資產之前,應當向稅務機關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欠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欠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規定,稅收征管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所稱欠繳稅款數額較大是指欠繳稅款5萬元以上。

66

財務會計制度及核算軟件備案

未按規定期限辦理財務會計制度及核算軟件備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5日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67

對外支付稅務備案

符合條件應進行服務貿易等項目對外支付稅務備案的,未按規定備案。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服務貿易等項目對外支付稅務備案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2013年第40號)和《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服務貿易等項目對外支付稅務備案有關問題的補充公告》(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2021年第19號)的規定,境內機構和個人向境外單筆支付等值5萬美元以上(不含等值5萬美元)符合條件的,均應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稅務備案。對同一筆合同需要多次對外支付的,僅需在首次付匯前辦理稅務備案。

68

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

扣繳義務人未依法扣繳非居民企業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上述非居民企業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每次代扣的稅款,應當自代扣之日起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報送扣繳企業所得稅報告表。

69

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

境外投資者通過股權轉讓、回購、清算等方式實際收回享受過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待遇的直接投資,但未申報補繳遞延的稅款。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商務部關于擴大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適用范圍的通知》(財稅〔2018〕102號)的規定,境外投資者通過股權轉讓、回購、清算等方式實際收回享受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待遇的直接投資,在實際收取相應款項后7日內,按規定程序向稅務部門申報補繳遞延的稅款。

70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勞務

非居民企業在境內承包工程作業或提供勞務,未按要求辦理相關涉稅事項。

根據《非居民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勞務稅收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9號發布)的規定,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承包工程作業或提供勞務的,應進行登記備案,并按要求辦理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涉及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等稅收的管理,應依照有關規定執行。

71

非居民享受協定待遇

非居民申報享受稅收協定待遇,但未按要求準備相關資料留存備查。

根據《非居民納稅人享受協定待遇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5號發布)的規定,非居民納稅人自行判斷符合享受協定待遇條件的,可在納稅申報時,或通過扣繳義務人在扣繳申報時,自行享受協定待遇,同時按照規定歸集和留存相關資料備查,并接受稅務機關后續管理。

72

同期資料

未按規定準備和提交同期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的規定,企業應按納稅年度準備并按稅務機關要求提供其關聯交易的同期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73

年度關聯業務往來申報

企業未就其與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進行關聯申報并附送《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2016年版)》。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的規定,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并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就其與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進行關聯申報,附送《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2016年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74

國別報告

符合條件應報送國別報告而未報送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的規定,居民企業為跨國企業集團的最終控股企業且其上一會計年度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各類收入金額合計超過55億元,或者居民企業被跨國企業集團指定為國別報告的報送企業的,應當在報送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時,填報國別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75

境外投資和所得信息報告

符合條件應報告境外投資和所得信息而未報告。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居民企業報告境外投資和所得信息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38號)的規定,居民企業成立或參股外國企業,或者處置已持有的外國企業股份或有表決權股份,符合條件的,應當在辦理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居民企業參股外國企業信息報告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文來自:小陳稅務


標簽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聯系我們

0086-0537-2163936

電話:0537-2163938 ;0537-2163967;0537-2163972

郵箱:jnrc666888@163.com

網址:jigubd.cn

地址:金宇路30號百豐大廈17層

+ 微信關注

評估測繪

Copyright ? 山東仁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 主要從事于財務稅務審計,評估測繪,工程審計招標, 歡迎來電咨詢! 服務支持: